「滅鼠藥,統統殺;瀕危草鴞何其無辜」新聞稿
滅鼠藥,統統殺;瀕危草鴞何其無辜
-記者會新聞稿-
日期:105年12月21日(三)上午10點
地點:立法院請願接待室(青島東路1號)
主辦單位:邱議瑩立法委員辦公室、社團法人高雄市野鳥學會
出席單位:農委會林務局、動植物防疫檢疫局、環保署
緣起:
草鴞是國內少數列為一級瀕臨絕種的保育鳥類,更是數量最稀有的貓頭鷹和保育鳥類,全國的族群量遠低於黑面琵鷺、黑鳶、水雉等知名保育鳥類。由於在夜間活動、身性隱密,全國的族群量與分布尚不明,成為最神秘的鳥類之一。目前已知的主要的威脅因素有:棲地破壞、滅鼠藥的危害、鳥網、天敵等因素。
社團法人高雄市野鳥學會自2003年起在旗山發現草鴞的蹤跡後,曾在2004年發現整個巢區4隻死亡的個體,推測為滅鼠藥所造成的影響;2005-2010年沒有發現任何巢位或個體的紀錄!因此2011年在林務局的支持下舉辦「草鴞保育論壇」,此後每年舉行1-2次「草鴞保育行動平台專家會議」,邀請中央與地方政府部門、學者、NGO團體共同研商相關保育措施,首先獲得公有地不投藥及滅鼠藥減量的共識,並逐年減量;動植物防檢局並在2015年宣布停辦滅鼠週活動!
前高雄市副市長李永得先生與邱議瑩立法委員賢伉儷長期支持高雄鳥會推動草鴞保育行動。鳥會在旗山、高雄各地舉辦的草鴞保育宣導活動(畫展、攝影展、廟口宣導)兩位都盡可能親身到場支持。今年5月邱議瑩委員更關注美濃黃蝶翠谷非法鳥網捕捉八色鳥的議題,對於生態保育的議題相當關注!
現況:
今年高雄鳥會在高雄市共發現三個巢位繁殖的案例,分別在旗山和燕巢山區。其中旗山山區孵出4隻幼鳥,燕巢山區則有兩個繁殖巢位,成功孵出4隻與3隻幼鳥,皆成功離巢;然而旗山巢位的4隻幼鳥卻在親鳥死亡後消失,兇多吉少!造成此一冤案的元兇竟然就是「滅鼠藥」!
2016年11月高雄鳥會團隊在旗山山區發現死亡草鴞的個體,經檢驗單位驗出體內含有三種滅鼠藥,分別是可滅鼠0.34ppm、撲滅鼠0.1ppm、及伏滅鼠0.015ppm;剛好是今年滅鼠週高雄市環保局(可滅鼠)和農業局(伏滅鼠)分別發送的藥劑,都是在草鴞體內驗出的滅鼠藥,且濃度超過一般猛禽體內的致死濃度(0.1ppm)。這是國內首次證實死亡草鴞的體內含有滅鼠藥的案例!
臺灣地區有系統的鼠類防除工作肇始於1926年臺灣糖業株式會社使用磷劑對所種植的甘蔗進行化學藥劑的鼠害防治,爾後的防除工作大致可分為光復後之防除、1957/1958年野鼠全面防除、1970-1976年鼠害防治六年計畫,各階段的皆以保護田間作物為防除目標。至1979年行政院孫運璿院長於第1631次院會中指示由農業發展委員會約集內政部、衛生署、及省巿政府研擬全面滅鼠辦法,成立臺灣區滅鼠工作小組,才將防滅鼠目標擴大為同時防住家及田間鼠類,2000年台灣省農林廳改為農委會中部辦公室,農地滅鼠的工作移交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辦理(盧高宏 2004),一直持續到2015年全國滅鼠週停止。
雖然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於2015年停辦全國滅鼠週活動,2016年各縣市政府仍有滅鼠週活動,共同採購金額仍高達四千萬元;除了農業單位防治農地野鼠之外,環保單位也針對家鼠進行防治,舉辦滅鼠週活動,每年防治的經費仍高達數千萬元!滅鼠藥不但造成老鼠的死亡,也會間接危害到老鼠的天敵:猛禽、蛇等,甚至松鼠、白鼻心或貓狗等寵物,造成二次毒害!
滅鼠雖然有其必要性,也需要檢討滅鼠藥對老鼠等目標物種以外的生物造成二次毒害的問題!
因此我們呼籲:
●相關單位(農業、環保)應進行全國滅鼠藥的減量與滅鼠的效益評估
●提出具體生物防治與滅鼠藥的替代方案,讓農民有所依據
●進行草鴞核心棲地與各縣市族群的調查及保護
●推動試驗性生態友善防治棲地保護計畫
圖片說明:(1)草鴞檢體報告。(2)中毒死亡的草鴞屍體。(3)邱議瑩立委與高雄鳥會共同召開記者會
圖片說明:上圖為記者會現場。下圖:高雄鳥會理事長(左圖)與總幹事(右圖)分別接受記者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