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雉生態介紹

作者 鳥會管家 on . Posted in 美濃湖水雉復育園區
列印

 

全世界水雉科鳥類共有68種,都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之間;台灣則僅有11種~水雉(Hydrophasianus chirurgusPheasant-tailed Jacana),且是唯一有繁殖和非繁殖期羽色不同且羽色最美麗的種類。

水雉由於具有相當長的腳、趾及爪,非常適合生活於浮水植物之上,且因動作優雅、羽色艷麗,再加上棲息環境以菱角田為主,因而博得「凌波仙子」、「菱角鳥」的雅號。1865年,英國博物學家史溫侯(Robert Swinhoe)在高雄的大水塘首次紀錄到水雉;1941年日據時期,因稀有和外型美麗而被台灣總督府公告為「天然紀念物」加以保護。1989年全台的數量逐漸減少,被農委會公告為第二級珍貴稀有保育類之野生動物。

水雉,體長52公分,趾、爪甚長,夏羽頭至頸白色,後頸金黃色外緣黑褐色,全身黑褐色尾甚長,翼白色;冬羽尾短,背灰褐色,過眼線黑褐色延伸至頸側、上胸,喉至頸、胸以下白色。喜好棲息在大型的淡水湖泊、埤塘、沼澤、菱角田等水域,夏季生活、築巢於菱角等浮葉植物上。

水雉的婚姻大事

水雉的繁殖行為呈一妻多夫制,整個繁殖季母鳥所參與繁殖事務,除了看守自己的領域外,便只負責交尾和下蛋,其它和繁殖有關的事務多交給公鳥來完成。因此母鳥有更多的時間和其牠公鳥進行交尾產出更多的卵,進而達到繁殖率提高的效果。

一、領域的佔領:

台灣的水雉繁殖生態行為受菱角的影響相當大,一年生的菱角在春天發芽,至45月菱角的植株長到可以支撐水雉的重量時,才會利用菱角葉築巢繁殖。築巢的位置,會重複去年的同一領域,也可能被迫另尋新的繁殖領域。當公鳥進駐一個新環境後,會透過不斷地鳴叫吸引母鳥前來,進而達到領域宣佈的目地,對於其牠前來的公水雉會上前驅趕。

二、配對與築巢:

水雉對於巢材的選用多樣而簡易,利用植物之莖、葉等。築巢的過程,公鳥會不時吸引母鳥前來觀看,直到母鳥認為滿意後,即在領域內和母鳥配成對。配對後的公母鳥,完成築巢、交尾到下完蛋,約需十天到半個月之久。

三、下蛋與抱卵:

開始交尾約兩、三天後,母鳥即開始下蛋,一巢平均四顆蛋。剛產出的蛋為晶瑩的暗綠色,之後漸漸轉為褐色至咖啡色。抱卵的工作是由公鳥來負責,在抱卵的過程中,公鳥對於可能潛在的威脅都會上前驅趕,若發覺巢有危險時,常會在附近另築新巢,並用嘴將蛋滾到新巢中。

四、哺育幼雛:

水雉是屬於早熟型鳥類,出生後幾個小時即可以行走,並在親鳥的看護下自行覓食。幼雛孵化後約二個月至二個半月間,便可以飛行獨立自主。公鳥在小水雉孵化幾週後,只要環境許可,會在附近另築新巢,再吸引母鳥進行配對交尾。

五、水雉的食物

       水蠆(蜻蜓、豆娘的幼蟲)、負子蟲、水螟蛾幼蟲、芽蟲、福壽螺幼體、平捲螺、青蛙、蝌蚪等水生物,水生植物葉子上的蜘蛛、金花蟲、種子等。

六、水雉的天敵:

由於水雉剛孵出時,體型過小無力保護自己,空中的猛禽、周遭的鄰居和水面下的水族等,都可能成為小水雉的敵人。曾記錄吃掉小水雉的有:黃頭鷺、夜鷺、蛇、烏龜和掠食性魚類如七星鱧、小盾鱧(魚虎)等。

 

分享文章

Submit to DeliciousSubmit to DiggSubmit to FacebookSubmit to Google BookmarksSubmit to StumbleuponSubmit to TechnoratiSubmit to TwitterSubmit to LinkedIn

鳥會聯絡資訊

www.KWBS.org.tw

社團法人高雄市野鳥學會 Kaohsiung Wild Bird Society
 


電話:(07)2152525
傳真:(07)2152502
Email: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地址:
(801)高雄市前金區中華四路282號6樓(中華財經廣場)

Google 地圖: 
 

捐款鳥會

藉由野生鳥類的欣賞、自然觀察,推展到自然生態的研究及保育

自然保育需要您的支持,歡迎加入高雄鳥會,增加保育的力量!

劃撥捐款帳號:40933800  

戶名:社團法人高雄市野鳥學會

【隱私權政策(捐款服務)】

【服務條款】